《岁月神偷》:縱然歲月無情,但真愛有情

 

羅啟銳說,他兒時的名字就叫“大耳牛”,片中的小主角就是他本人,調皮卻又悲觀,電影用小孩子的眼看世界,用小孩子的形式講述當年澳門普通人的故事情節,以真正的小人物傾訴“小人物”。

正如片尾一開始發生的這句:在幻變的心靈裡,歲月,原是最大的竊賊。

他的家庭貧困但歡樂,團結一致又溫暖,儘管貧困,但夫妻倆齊齊整整,同心協力,在艱困的人生馬路上風雨無阻的前進著,總是對未來充滿著希望。

生活裡的艱困仍然沒有使自己失掉對未來的信心,每晚能夠高興的團聚在一同吃一餐飽飯,聊聊天,開著雜貨店保持著生計,有小孩陪伴就已經很美好了。

大耳牛從以前的頑皮顯得懂事,從討厭偷東西顯得再也不偷了,他把小弟的教誨放在心上,把以前偷來的所有東西全數扔進海里,即使他要填滿爺爺嘴裡說的“苦海”,那般便能看見他們想見的人了。

黃色的金魚,黃色的店招,黃色的錄音機,羅父為羅太製作的黃色皮鞋,羅進一墓前羅母親手為他栽下的黃色三角梅樹,到最後夜空呈現出的以黃色居多調的雙彩虹,黃色就似的羅太對於苦痛生活裡的悲觀思想,也代表著這些年的澳門思想,就似的羅太時常說的那句:“做人,總要信”。

羅父羅太就是羅啟銳雙親的真實經歷,小弟羅進一的離開也都是真實的,但雙親留下來的人生意志卻一直負面影響著他長大成人。頑皮的他最終也長大了小弟的樣子,始終悲觀的看待歲月交來的一切,小弟的優秀品質負面影響著他直至一生。

《岁月神偷》之所以成為經典,看哭無數人,是因為它並沒有著重渲染苦痛,沒有過多的煽情,但又總在輕描淡寫的親情裡讓觀眾們看見苦痛,看見氣憤,看見了當年自強不息的澳門思想,還有在艱困歲月裡的那一份平凡且質樸的愛情。

歲月是一場有去無回的旅行,好的壞的都是景色

他用直觀的口吻介紹著他的大家庭:經營著純手工皮鞋店“羅記皮鞋”的木訥嚴苛的父親,伶牙俐齒被稱作“俠盜羅嫂”的母親,開理髮店的大姐,生於明朝的爺爺,還有他最崇敬的傑出小弟羅進一。

颱風天剛過,老大羅進一就即使絕症昏倒在地,那位品學兼優,父母引以為傲的16歲女兒便一病不起,羅父檔掉了婚戒給女兒輸血,去上海求醫,也終是沒有挽救女兒的性命。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生活總是這么無情,當大災難到來的這時候,卻是一重又一重,好似要壓過每一個人,在考驗你應對生活的反蹂躪能力和磨練你足夠多的心理承受能力,或許這種,才算是生活的強者。

羅啟銳為他的書和影片同命名為《岁月神偷》,他如此鍾情於那個名字,事實上他是在表達一種對於歲月消亡的氣憤,但同時又提醒著當下的青年人必須在短暫的歲月裡到底怎么活。

羅啟銳說,以前的人很窮,但卻很拼,自己沒有茫然,直觀且悲觀的往前衝,不向生活低頭,不向苦痛低頭,不向歲月低頭。但現在的青年人條件愈來愈好,卻活得愈來愈茫然,愈來愈頹廢,他希望以前的澳門思想能夠再一次負面影響那些青年人,能夠在以前艱辛的二十世紀裡看見現代人不懈努力的產品品質,讓澳門思想再現“武林”。

三口就是在艱困的歲月裡歡樂知足的過著每兩天。但是,人有旦夕禍福,月有陰晴圓缺,大災難與世間又伴隨著人生的各個階段,讓你猝不及防。

信什么?意志、宗教信仰、信心、希望、對美好的盼望,對活著的信心。人若沒了“信”就好比大樹沒了根,總得為他們在這些苦痛的歲月裡找出活下去的毅力與希望。

所有的人都在不經意間離他們消逝,怎么也抓不住,就似的他以前偷過的東西,被他盜走了,主人也總是找不回去,現代人只好會陷於惆悵與迷惑當中,懷疑到底是誰盜走了那些東西。

那時候的現代人沒有如此多的慾望,直觀歡樂就是自己一生的追求,慾望越多,人就越不歡樂,即使慾望無窮盡的難以滿足,終會使現代人失去掉歡樂的源泉。

但是,人生被盜走的又豈止是看得見的物件,還有這些看不見的歲月匆忙,一把隱形的手盜走的卻是人生最想要留住的青春與最珍貴的人。

羅國子說,鞋字的一邊是“難”,一邊是“佳”,人生也但是一步難,一步佳,難一步,佳一步。

他時常把偷來的小魚缸頂在身上,看那個在他眼中還很朦朧的世界,一切都那么新奇又幸福。

現代人評價整部電影是澳門近二十多年來最好的港片,不像以往的打鬥、搞笑、顛狂、古惑等港劇獨有的形式,而是以尋常普通的文藝表現手法詮釋著澳門在最動盪不安的歲月裡的普通家庭的親情故事情節。吳君茹也是首度以這種“正常親情”的形式表演一部劇,任達華看整部電影劇本時就哭了四次,由於非常有限的財政預算,自己以最“友情價”接演了整部劇,在劇組裡的道具和餐食也是儘可能的減至最低標準。

“竊賊”到底盜走了我們的什么?這須要每一人細細重新整理、回憶。

電影通過一名叫羅進二的六歲孩子的視角,來說訴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生活在澳門深水埗的一戶普通三口之家的親情故事情節。

《岁月神偷》的英語名叫《EchoesOfTheRainbow》,意為彩虹的迴音。片頭以夜空中發生的雙色彩虹為結局,也同時象徵著縱使生活有多艱困,也仍然懷有夢想與信心去衝破這些苦痛,許多年才會看到的雙色彩虹也仍然為人所見,如果不放棄,歲月終將投資回報給我們最好的景色。

整部影片裡的所有劇情皆是羅啟銳的親身經歷,他說有90%都是真實的,還有10%也是真實,其實還是重新加入了許多象徵主義美感,淡化了苦痛與哀傷。

由始至終貫穿全片的“金魚”與“黃色”是電影的三大隱線,從看金魚、養金魚、送金魚到最後兩條金魚掉在地上大耳牛也不偷了,而是善意的提醒老闆娘掉了兩條金魚,金魚在電影中的存有,已經暗示了我們人也好比兩條金魚一樣在歲月的長河裡游來游去,歡樂有如魚兒三秒的記憶,只有忘掉苦痛才能夠“如魚得水”擁抱歡樂,但又像魚兒般渺小得終究會消亡在歲月的長河裡。

一場突如其來的颱風讓那個本就困窘的家顯得更為艱困了,颱風刮破了整個新房子,屋子裡的皮鞋四處散落在地上,地板破碎了,但自己卻竭力用皮膚的總重量去挽回外牆,即使羅父一直覺得,有了頂便有了遮風擋雨的地方,頂就是人生的“天”,天不塌下來,人生便總是有希望的。

“黃色”也是從電影一開始便呈現出來的基調,儘管這部片子帶給我們的是哀傷與苦痛,但是至始至終黃色的穿插卻也代表了人生的意志與希望。

正如同名曲目《岁月神偷》裡唱的那般:歲月是一場有去無回的旅行,好的壞的都是景色。

片名叫“歲月神偷”,而且電影一結尾便用那位小學生“偷東西”來較好的契合了那個主題。小名叫“大耳牛”的羅進二,討厭偷許多不值錢的東西,他偷了小烏龜、小魚缸、小劇場裡的夜光杯、古廟裡的石雕唐僧像、高高升起的愛爾蘭米字旗、印刷品用的一個字塊。

不論在哪個二十世紀,孩子們總是歡樂的,無憂無慮的兒時又哪裡懂得孩童的哀傷與困難。在大耳牛的眼中,世界是直觀的,人與人之間也是直觀的,生活是直觀的,歡樂也是如此直觀的。

貧困的二十世紀,人人都充滿希望

Tag   歲月神偷 EchoesOfTheRainbow